您的位置:主页通知公告
坚持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揭牌成立
发布日期:2020-11-07 12:27     浏览次数:     来源: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
2020年11月6日,“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成立会议暨专家研讨会”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召开。会议汇聚了法庭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旨在促进合成测序技术及设备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共同探讨如何从技术源头实现自主保障。
 
本次会议由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司法”)主办,深圳市大鹏新区生命科技促进联合会承办。来自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红树林基金会、华大智造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和近百名参会者出席了会议。广东华大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主任李宁主持了此次会议。
 

11月6日,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召开。
 
会议审议《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运营规划》,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杨焕明任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法医师姜先华任委员会执行主任。任命广东华大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主任李宁为委员会秘书长。
 
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局长段晓伟,深圳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孙文平,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理事长、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华大集团监事长刘斯奇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成立仪式。成立仪式上,段晓伟局长致辞:深圳国家基因库对生物科技相关领域影响意义重大,依托于基因库成立的生命科技产学研联盟下的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未来也将会成为另一个“先行示范“。新冠疫情让大家重视到产业创新的重要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这个平台,对法医科学开展深入合作和技术交流,走出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大鹏新区山海资源丰富,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物产业格局,未来大鹏新区也将会继续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欢迎专家老师们多来大鹏新区交流合作。
 
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局长段晓伟致辞。
 
深圳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孙文平表示,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作为大型综合性、枢纽型的非盈利组织,是政府联系各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为各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总会希望未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大健康、基因科学应用等细分领域,为各社会组织搭建一个联动、发展的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将在生命科技领域与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深入合作。祝贺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的成立!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孙文平祝贺委员会成立。
 
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理事长、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寄语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希望委员会可以重新定义基因鉴识领域的技术方法与标准,推动合成测序法在法医科学领域的发展应用,这对于科学技术、国家安全以及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不仅要推动中国国内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更要将相关研究成果推广全球,从推动国家发展到引领世界发展。
 
在段晓伟局长、汪建老师、孙文平会长、刘斯奇老师的见证下,委员会执行主任姜先华与华大集团副总裁王洪琦为委员会揭牌。
 
汪建老师和刘斯奇老师为委员会专家颁发证书。
 
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执行主任姜先华代表委员会向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以及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委员会将会以生物基因识别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方向,为本领域企业、院校等提供专业细致的咨询建议和服务。委员会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基于生物个体识别的合成测序法检测技术的建立,从而实现法医鉴识领域设备及方法的系统国产化。
 
执行主任姜先华代表委员会成员讲话。
 
华大集团副总裁王洪琦表示,合成测序法的发展为法医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法医科学行业内通用的STR技术从仪器到标准都源自于国外,面对目前新的国际形式,我们需要建立完全自主可控的基因鉴识技术系统。希望委员会的成立能够为从事法医科学的专家、学者、企业提供一个学术和技术交流的公共平台,在推动新一代测序法医基因信息检测技术及标准等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华大集团副总裁王洪琦代表委员会专家讲话。
 
基因鉴识创新发展委员会将紧紧围绕基因鉴识领域开展国内、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合成测序基因识别标准建立、应用,助力疑难案件的检验鉴定;并全力推动法医DNA检验测序仪器、配套试剂等相关核心技术自主自立,致力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
 
▲委员会专家合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