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由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李陶莎秘书长主持,她在开场介绍时表示,深圳基因库是提供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服务的综合平台,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是其非常重要的板块之一。然而,与野生动物有关的非法走私已成为仅次于军火走私、毒品走私的全球第三大非法交易,中国一直在加大对非法走私野生动植物的打击力度,从技术、科研、标准设立、法律法规制定、提升执法力度等各层面加强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对于国家和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黄群教授带来了《DNA技术在野生动植物鉴定中的案例分享及标准化需求》主题报告,他分享了喀纳斯猜想的破解、真假鱼翅的识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野驴的同一认定等案例,让在场参会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黄群教授表示,行业应制定适应动物检验的法医物证技术规范,研发马、牛、狗等动物的标准试剂盒,降低相应成本,更好地为法庭科学服务。
东北林业大学的徐艳春教授在主题报告《野生动植物数据库构建及标准化研究》中指出,建立野生动物数据库,可快速准确地录入调查及监测、溯源、种群管理、外来物种控制等方面数据,使相关人员准确迅捷地掌握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并对之实行有效管理和更好地保护利用。
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标准高级经理李娟博士就《网络平台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控制要求》做了主题报告,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优势,抵制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倡导科学、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希望能通过互联网标准+技术的联合行动,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和生存提供一片的净土。
来自红树林基金会的谢恺祺还在会上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在深圳消失了至少十年的欧亚水獭出现在了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这意味着深圳淡水生态系统变得更完整、更丰富。接下来,他们也将对水獭排泄物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的方式确定种群状况,为水獭栖息做下一步的准备和安排。
在研讨会最后,专家和参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为野生动物法医学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考路径。